2017年9月1日星期五

美丽终点

Image may contain: 1 person



2017年9月1日·雨

今天和雪棋去看了这一场《美丽终点》的舞台剧。这舞台剧叙说着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善终这一件事情,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梦。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吗?我20岁的时候面对第一次的至亲的离去,那一次的无助、害怕,只因为我不认识死亡。在华人传统的家庭里,死亡恰恰是避而不谈的课题。


几年前,因为雪棋的介绍,我看了《善终》、《善生》,而让我觉得我需要更加的了解什么是临终关怀,怎么样的道别对面临死亡的人是最好的。一个年轻人为什么对这样的课题会有兴趣,我只想说我是医学系的学生,面对临终的病人或是死亡,比一般的人来的更多。让自己对死亡有更多的认识。离别是有伤感,因为这一份感觉里有爱。

观后感:
  1. 在华人的传统观念中,出席丧礼、死亡是避而不谈的事情,也有很多的禁忌。其实死亡真的没有很可怕,它是一个可以被讨论和重视的课题。
  2. 死亡就像米饭,米煮熟成饭,饭熟了就要吃,吃了就要消化,消化了就要大出来。我们都是死定的。死亡是必然的,只是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更踏实,才是我们要做的。
  3. 善终是一件维护人最后尊严的一件事情。从临终关怀,殡葬服务到遗言,每一件事情都根据个人的意愿去做,去维护最后的尊严,走完生命最后的一段路。
  4. 面对临终/病危的病人,极力的抢救其实是做着没有效的医疗?还是抢救着我们的不舍和对他的内疚,愧疚?病人生命的品质呢?我们是否尊重了?
整个舞台剧的确让我的情绪有很大的起伏,也勾起了很多我和婆婆很多的回忆。每一幕戏,都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上,庆幸的是婆婆没有任何的病痛离开了我们。但是她的爱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上。善终·善生·善别, 这将会是很大的学问,这个课题将会在医学这条路帮到我。

 让离去的病人得到善终, 
让丧亲的家属得到善生, 
让彼此的关系得到善别


2017年3月2日星期四

卸任后的整理:放下?

拉曼大学佛学会这7个字,在肩上已经两年了,能够把它放下其实不简单,甚至可以被比喻成我做不到。这个东西我已经把它当成是我的孩子,一个从没有什么人知道的学会,一个没有什么活动的学会,可以到大学生知道有这个学会,到一个有固定活动的学会,这一切都不简单。

上任的时候,其实真的很彷徨。虽然在佛教活动混了很久,但是正真要带一个佛学会,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样做。承担的路上,很感激有许许多多的人协助,没有他们,我没有愿力继续走下去。我感恩这路上有:

1. 我上一任的主席淑桂学姐,虽然没有什么佛教底子,但是他们这一班却用最简单的心去把这个责任承担,把他们能做的都做了。淑桂学姐是我的导师,至少她在开始的时候,真的去解释佛学会的来源等等。

2. 佛学会的顾问老师,Dr Aik。老师会告诉我可以怎么做,但是也完全放手让我做。那一年多的时间里,每一个活动老师都支持着我们继续的走。跟老师谈天是个很舒服的过程,他就像个超人去讲解他知道的故事和经历。但现在还是很喜欢去找老师聊聊天的。

3. 佛学会之前的学长:委桦、佳慧、坤元、文丽等等的学姐们。从他们口中,我知道了一些佛学会的过去。他们是把禅修带进佛学会的人,他们很多时候需要外护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到。他们在需要质询的时候,总会毫不吝啬的提供意见和看法。他们甚至在这个时候,还是会去关心我的近况。没有他们,佛学会不会有今天。

前辈对我来说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。他们陪伴了我任期的两年。他们用力行的方式去告诉我,可以陪着学弟妹继续走下去。他们做的是我的榜样,也促成我以同样的方式去陪伴学弟妹。面对着附佛外道的挑战上,他们更是给了我明确的资讯和怎么去判断。

因为他们,我减少了撞墙的机会。 
因为他们,我能够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正确的路上。
因为他们,我清楚知道自己一直在正信佛教的道路上。

可是当自己换上学长的角色的时候,我突然发现原来我没有被需要。很多人会告诉我,不要丢下他们,要陪伴着他们一起去做。可是这个角色真的很难为,要拿捏好自己的本份。怎么去做到给予意见,但是不干涉决定。我自问我有做好这个东西,但是有人感觉这个的重要性吗?甚至到最后被攻击,被批评。我还是会觉得蛮受伤的。



学习放下,这个需要一些智慧。我知道一些东西,立场的重要性,但是当大家站在不一样的角度去看事情,这个就不能是对等的。既然是这样就逍遥一些吧!

2017年2月27日星期一

《情字这条路》工作坊

人是有血有肉的个体,就和“情”断不了关系。“情”可以是亲情,友情或是爱情。这条路上的每一段情都是一段学习,一段的体验。


当得知这个工作坊公开报名的时候,我还真的纠结了好一段时间。这一类的工作坊给我的感觉是,需要对你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剖开自己内心的一面,需要去审查自己,这些都是我从来不做的事情。我害怕面对自己,也害怕别人如何看待这个自己。在善友的提醒下,我还是报名参与了。

报名过程


利用了一段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思绪包括老师的问题:

你如何看待爱情?
对于爱情的课题,你有任何疑问吗?

恋爱8年的我,对于这问题应该不陌生,但是我看到题目的时候,还真的脑袋空白。过程中当你自以为很了解他的时候,他好像也不是如此的。我以为他会知道我在想什么,但也好像没有。其实我们都在改变,都在成长,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

工作坊的过程

1. “战争游戏”
一开始,老师以一个“战争”游戏去让我们从环境中看自己。游戏在没有任何的规则下开始了。每个人的身上都粘着一张属于“宝藏”的纸张。当在自己的“舒适圈”的时候,你不会有任何的反应,不会太刻意去保护自己的宝藏。当老师把其中一位学员的纸张撕下来的时候,恐惧开始显现了。大家都下意识的去保护自己的宝藏,不允许任何人去碰,不允许任何人去侵犯。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当自己的纸张差点被撕下的时候,身旁的人还是会助我一把。

分享环节和自我整理的环节中,我开始会知道自己会害怕,害怕一些自己控制不到的东西,然后就会慢慢开始设上自己的围墙,把“我”越放越大。面对危机的过程,其实我又不见得是一个人,而是有善友的陪伴和支持。整个过程的体验,我的宝藏是感情。曾经的失败,曾经的失去,让我觉得我把这个部分捉的很紧,有时让自己压力的喘不过气,只是不愿再受伤,不愿再失去。

听了老师和小组的分享,其实没有什么真的可以从我生命中拿走。在生命中,这个宝藏用了很多的人来告诉我,缘起缘灭,人来人散是正常的事情。我们只要用对了“重量”,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真诚的,可以是放松的,而不是压力的。危机是正常的,但是只要过程中用对了方法,害怕其实可以是一种选择。

Danger is REAL, Fear is a choice !
2. TRUE LOVE

两性话题中,真爱似乎是其中一个一直围绕着恋爱的人的问题。但是你是否有用真爱去对待你自己?是否有用真爱去爱你自己?这环节,老师带领着我们分成两人一组,去认识自己。这个过程组员成为彼此成长的陪伴,但是他没有对自己的成长负责也将彼此的对话保密。
整个过程中,我们只需要从外在,负面和正面的方式,阶段式去认识自己,去看自己。对方只需一直在问我们,“你是谁?”和聆听自己的答案。

刚开始,我会用外在,角色和功能去认识这个“我”,但是这些都不会长久,会随着时间有了改变,或是中断。接着,老师引导我们去认识“负面”的自己。这个过程,我会发现自己开始词穷,有时会体验到其实自己的意识里知道这些负面的自己存在,但是就是不愿意去接受,不愿意去改变。这个“负面”的我,其实很累。谢谢这个我,帮我撑到了现在,好好拥抱这样的我,这个我需要休息了。为了成长到更好的我,“负面”的我也给予了鼓励。到最后,老师再次引导我们去想”正面“的自己。我还是会词穷,但是这些正面的自己,我整理的时候,是放松的,是开心的。

当一个人一直问你,“你是谁”的时候,其实你可以讲解多少?短短的时间里,会发现自己的词穷,会发现对自己的不了解。活了那么久,其实我们到底有多少的时间去认识“我”这个个体?谢谢老师用这样的方式让我去认识自己。我也知道成长的过程中并不孤独,这过程还有很多的善友的指导,鼓励和陪伴。当越了解自己的时候,在两性关系中会比较自在。也会看到自己和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,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成长。


我们因相同而吸引,我们因相异而成长。

 和他经历了这么多,刚开始可能是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而开始有了话题。发现他和自己其实有蛮多的共同点,非常了解自己的一个人。时间久后,大家最真实的一面慢慢的浮现,会多了争吵和摩擦。需要互相的去体谅和尊重。偶尔还是有争吵,但是这也无非是让自己再次去看清楚彼此的相同和相异。


 我不知道这个人会否一直的陪伴我,但是我还是希望这个人和我一起往同样的方向学习和成长。



第一次一层一层的把自己剖开。第一次那么接近的去面对自己。第一次把自己的一切这样去叙说。这次的学习内心起了很多的涟漪。谢谢佛学会提供这样的课程,谢谢老师带领这样的课程。可以认识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。谢谢那陪我成长的聆听者。



今天一起上课的善知识。你们的分享和经历,绝对是我学习的老师。